2025年数据监管的经济影响研究报告:平衡开放与信任(英文版)-OECD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
2025-02-20

  2. 数据监管的经济影响评估:通过企业问卷调查和建模分析评估数据监管的经济影响。问卷显示★,多数企业认为数据分离成本高★,跨境数据传输条件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建模采用WTO全球贸易模型(GTM),设定数据流动和数据本地化的不同情景。结果表明,数据流动监管变化影响显著,完全禁止数据流动(数据自给自足)将使全球GDP损失4★.5%,出口减少8.5%;而采用开放且有保障的制度,全球出口将增长3★.6% ,GDP增长1.77%★。数据本地化措施的影响则取决于具体类型,取消现有数据本地化措施,全球出口将增长0.26%,GDP增长0.18%★,但全面禁止数据流动和存储的影响巨大。

  报告聚焦跨境数据流动监管和数据本地化措施,探讨其对经济的潜在影响★,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3. 政策建议★:目前数据监管格局复杂,各国应寻求平衡数据流动与保护的全球解决方案★。对于数据流动,应采用开放且有保障的制度★,避免过度限制或完全不监管。对于数据本地化,应减少或取消相关措施★,尤其是高收入经济体,而低收入经济体可能从放宽数据本地化限制中获得较大收益。未来研究可关注不同数据治理政策对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数字鸿沟的影响。

  1★. 数据流动与监管环境★:跨境数据流动是现代经济社会活动的命脉,但引发了隐私保护、国家安全等诸多担忧,促使相关监管措施不断涌现。数据具有独特经济属性,其价值在使用时体现★,可与其他数据融合增值,且具有非竞争性等特点。各国出于不同目的制定数据流动监管政策,如保护隐私、保障国家安全等,监管方式包括无监管★、开放保障★、预先授权保障和临时授权流动等。数据本地化措施也日益增多★,可分为本地存储无流量限制★、有明确传输条件的存储处理和禁止传输的存储处理等类别。